近日,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李錦記蠔油制作技藝成功入選其中。
5月20日,李錦記蠔油制作技藝入選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非遺”)代表項目性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成功列入“省級非遺”名錄,象征著李錦記的百年蠔油制作技藝獲得認可,有利其保護及傳承,同時有助于引指領蠔油行業傳統技藝與高端技術的結合和發展。
1888年,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先生于珠海南水鎮開設了一家小茶寮, 以煮蠔為生。一天,他在烹煮蠔湯時忘記關爐火,結果白色的蠔汁在鍋里久煮,成了褐色的濃稠汁液,香郁撲鼻,味道鮮美,李錦記蠔油就此誕生了!
自此,李錦記憑借其傳承百年的正宗蠔油秘方,在生蠔養殖、選料開蠔、熬制蠔汁、秘制蠔油四道工藝上不斷精益求精,且始終堅守‘四個必須’原則:用作原料的生蠔‘必須’鮮活、煮制蠔油的蠔汁‘必須’保證品質、輔料‘必須’選用調味材料、蠔油的煎熬過程‘必須’保證衛生,由此保證了百年不變的鮮香蠔油味道。
李錦記蠔油制作技藝的四道工藝:
生蠔養殖:李錦記蠔油從蠔田開始,鮮蠔均來自于符合國家養殖標準的咸淡水交匯的優質內灣水域,并由專業團隊駐扎蠔田,時刻觀看鮮蠔養殖情況。選用品質上乘、達到較佳成熟期的鮮蠔,要求必須符合新鮮度、色澤、氣味、肉質及液汁豐厚程度等多項規格。鮮蠔被采收后,會先將蠔殼表面沖洗干凈,由經驗豐富的師傅用專門的工具進行開蠔,以保護蠔肉的完整度。
選料開蠔、熬制蠔汁:李錦記蠔油堅持以鮮蠔即采、即開、即熬制,去殼后的蠔肉經清洗干凈,隨后倒進大鐵鍋。將鮮蠔肉烹調至熟后, 蠔湯變成一鍋奶白色的蠔湯精華后,把蠔肉撈起,再用高溫將奶白色的蠔湯精華慢煮出稠度適中的棕褐色鮮美濃縮蠔汁。
秘制蠔油:將蠔湯熬制成濃縮蠔汁后,再根據秘方使不同狀態的原材料均勻融合,進行高溫蒸煮,調和出集咸、甜、鮮、厚于一體且醬質細滑的蠔油。
從鮮蠔蛻變成蠔油,飽含著百年來積累的經驗傳承、對蠔油制作技藝鉆研的不斷探索,保留百年正宗傳統技藝是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關鍵的要素。隨著市場需求和公司的不斷發展,本著“永遠創業精神”及“100-1=0”的品質管理理念,李錦記不斷改良蠔油制作,將傳統制作技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根據制作技藝的手法,配以先進自動化生產設備, 整個生產程序由電腦監控,嚴格把關每批蠔油的質量,保證蠔油維持百年風味以及高品質。
未來,李錦記會繼續以“發揚飲食文化”為使命,以“非遺”的新身份將蠔油進一步推廣至海外,推動中西方飲食文化交流,讓飲食文化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